全面推动装配式建筑和新建住宅全装修,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推进建筑建材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所采取的战略举措。因而装配式建筑和全装修,是行业升级的“引擎”、市场发展的标志。中国上海全装修产业和装配式建筑产业未来的发展之路充满了希望与机遇,也充满了挑战与艰辛。
设计的三个一体化
提到一体化设计的模式,我们不得不提到三个一体化,一个是横向一体化,一个是纵向一体化,还有一个管理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是各专业之间设计的阶段,各专业之间的系统集成,包括建筑、结构、极机电维护等等。纵向一体化是从方案自动化到全过程的设计到构建加工的深化设计,再到部品部件的现场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障它的前置性和一致性。管理一体化,主要是市场和技术的管理,还有我们的经营和管理,以及我们创新和成本的管理,需要协调一致。
传统的设计流程,根据开发商的需求进行建筑设计,再进行机电的初步设计,然后室内装修进来室内设计,然后各个供应厂商的配合,然后进行现场的二次改造。一体化的设计,除了前端开发商要有需求定位,标准和水平定好后,内装装修设计就要开始了,各供应商的反馈、内部提的一些要求要到位。还有土建的室内设计部分,这些信息都汇总到一起,做一个整体的设计之后再进现场施工,这些都会是集成化以后进行施工,这是一次完成的,一次施工。而传统的是两次设计,两次施工,传统的情况下,不一致的概率是非常大。
我们在这里主要是三线合一,一体化设计、土建设计和开发商的管理思路以及室内精装三条线三线合一。
BIM技术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对于信息化管理这一块,BIM的应用,在进行PC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些前置的条件,包括装修的定位,就是它的平面图,天花、地面、灯具连接图以及立面开关、插座、弱点等等点位的控制图,还有空调的设计,包括穿管、预留、预埋,还有新风系统跟预制构件的结合,以及主要是控制和安保信息的智能化设计,还有泛光照明跟构件的一体化,这些都要前置来进行统一的设计。
比如一间卧室可能需要床头插座、呼叫感应等,都要在每一块墙板反映出来。运用BIM技术,我们就可以用三维模型的方式显示出来,这里面包括钢筋、预埋件、预埋线管等。
BIM技术助力数字化施工
在BIM应用上面,这个项目我们全专业使用BIM,运用这个建筑的BIM模型,我们使用的是结构主体的一个模型。这个结构主体模型转化到PC模型,还可以在这个模型上进行立面和线条的处理。这个就是精装机电管线综合,可以直观的进行检查。对于预制构件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某一个构件单独拎出来,对它相应的埋件,钢筋的碰撞,就可以通过某一个构件来检查,当然也可以对它里面的配基,节点的构造进行碰撞检查。当然还有一些预制构件,比如说空调板,空调板里头是否有地漏预留的洞,还有冷凝水管的洞,是否预留好,这些都可以直观地检查出来。
然后是施工模拟,模拟关键的部位,它的吊装和连接部分工序的先后秩序。后期运营维护,我们希望做到,但现在还没有实施。这些BIM信息参数里面都是带有它的流量参数的,对于办公楼也好,住户也好,它的流量使用可以单独的分户型。另外,大量的工作是在后面几十年里头可能是改造工程,很多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房子需要改造。如果改造,你去拿图纸,包括去档案馆查,都非常难拿到图纸,现在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就可以拿到完整的图纸。
在精装修里,BIM应用做到各专业之间的数据集成、共享、无损传输,成为了设计师协同、合作的平台。通过BIM平台,设计师可以直观、及时的同步修改,提高工作效率,并激发设计师的创造力。对于复杂部位和空间节点,可呈现三维完整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