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虫筑网![请登录][免费注册]
联系我们:
400-831-7879
设计群:642709571

施工群:904057899
虫筑网
APP下载
热门服务
新闻中心返回

掌握工程变更对策,你就等着天上掉钱!

发布时间:2017-07-20  阅读次数:985

某大型综合性办公楼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5万平米,建筑高度约199.6米。其中地下4层,建筑面积近5万平米,地上45层,建筑面积20万平米,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合同额约16.5亿元。该大型综合性办公楼项目,涉及土建、装修、幕墙、通风空调、电气、弱电、消防、园林景观等全专业,包含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统计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适用性。

(a)对引起单项工程变更的二级指标进行变更因素重要程度和影响程度计算,计算方法和结果见表1。

blob.png

(b)通过评价要素指标计算,可得出不同级别工程变更因素指标的重要程度,一级指标中建设单位导致的工程变更的重要程度为42.24%;客观因素和勘察设计单位导致的工程变更的重要程度分别为29.3%和26.58%。

(c)同时也得到不同级别工程变更因素指标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本案例工程变更因素对造价的整体影响程度达到8.808%。其中:一级指标中建设单位导致的工程变更对造价影响程度最高,变更额占合同额的3.721%;其次是其他因素和勘察设计单位,影响程度分别为2.581%和2.342%。

工程变更影响要素指标评价结果排序

通过对实例的工程变更要素指标的统计、分析和对比,将12个二级要素指标的重要程度和影响程度从高到低排序(见表2)。

blob.png

从评价结果可看出,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由B01勘察设计单位成果的质量引起的工程变更影响最大;A01建设单位的需求改变也是造成变更的主要因素,其在A04施工进度上的要求造成了相当数量的工程变更或索赔;同时项目所在地的D01自然环境、D02政策和社会环境变化对项目也有很大影响。

针对实例工程变更对造价影响的管理对策

根据排序结果,排序前5项评价要素指标的重要程度累计比值已达92%以上,涉及到了A、B、D三项一级评标指标,占一级指标的四分之三,遵循帕列托法则(即二八定律),在工程变更管理中抓主要矛盾,作者针对本文案例排序中影响造价显著的前5项评价要素,提出在项目管理中的控制对策。

01提高建设单位管理水平

工程建设项目以建设单位为主导,由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参与。根据案例研究结果,评价要素“AO1  建设单位需求的改变”的重要程度和影响程度占比为24.23%和2.134%.同时评价要素“A04加快施工进度”的工程变更重要程度及对造价的形响程度均相对较高,可以看出建设单位对于工程变更的管理和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建设单位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减少工程变更的发生。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重视可行性研究工作,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为项目建设决策和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避免实施过程中因使用需求改变而修改设计,减少主观随意提高或改变技术标准、装修档次、增加功能或缩短工期等要求。

其次需提高招标文件编制水平,提供完整的技术要求、技术标准文件。提高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工程量清单应与招标图纸保持一致。评审阶段需关注投标施工方案与投标报价的对应性,避免低于成本价报介。合同条款公平合理,避免歧义造成纠份,实现合同双方管理双赢。

建设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工程变更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权限,制定合理的审批流程,减少审批层级,重视现场专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应大力引进和培养既懂施工、懂技术又有造价合同意识,熟悉企业审批程序的综合性人才。

另外建设单位在审核施工单位上报的增项(增费用)的工程变更同时,还应关注减项(减费用)的变更,并认真梳理合同条款,加强反索赔管理。

blob.png

02加强勘察设计单位管理

设计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设计图纸是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案例中评价要素“BO1勘察设计成果质量”重要程度和影响程度占比最高,达24.26%和2.137%。因此,运用相应的管理控制对策,提高勘察设计成果质量水平是加强设计管理关键。为此,应重点优化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第一,加强对勘察单位的选择和管理,提高勘察质量,达到国家规范要求深度。制定符合实际的设计周期要求,避免主观性压缩设计周期,在设计阶段达到不漏项、不重复、有细节。建设单位可全程参与和监督设计管理,跟踪设计进度,及时纠偏。

第二,建设项日主体设计与专项设计同时开展,设计工作统筹考虑,减少实施过程中专业之间的交叉碰撞引起的设计变更。

第三,设计单位应就设计图纸的关键内容向旅工单位的专业人员进行充分交底,形成技术交底记录和图纸会审纪要,作为对施工期的补充和完善,减少施工图设计变更。

03增强风险管理意识

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涉及专业多,从筹划到建成各阶段都存在不同的风险,因此具备风险管理意识尤为重要。本文案例评价要素“D03经济环境原因”和“D01自然环境原因”重要程度和形响程度占比排序在前五位,相对较高。因此,对于顶目建设过程中自然灾害要有相应安全及应急管理措施,关注国家、行业新政策法规的变化,及时掌握建筑市场价格的波动。了解项目所在地市政配套条件,提前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项目建设各参与方共同努力进行风险管理,使项目总风险最小化。

工程变更管理是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本文通过实例对工程变更情况的统计、分析和总结,找出引起变更并影响造价的主要原因,构建了工程变更评价要素指标体系,并通过实例得到了工程变更影响工程造价关键因素的重要程度和影响程度排序。

根据研究结果,在项目建设全周期对影响造价的关键变更原因进行管理相当必要,在建设实施前期要充分调研,做到事前控制,防患与未然;实施过程中使用先进系统的管理手段减少变更签证的发生,减少甚至避免竣工结算时出现争议和纠纷,使结算能真实反映建筑产品的实际价值。

同时,项目管理是动态的而非禁止的,工程变更对项目建设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工程变更的引发原因亦非单一性,单项变更可能是由多个因素造成的,因此,对工程变更的管理仍需要持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工程 工程施工 工程设计新闻分类:新闻来源:
分享到:
× 上传案例流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