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地点:中国,广东省,河源市
是否站内:否
项目类型:园林景观设计
专业类型:景观设计
建筑面积:10000㎡以上
设计工期:30天
项目说明:
深圳庚筑设计公司,专注建筑、景观、室内设计行业逾十年,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致力于提供从概念构想到项目落地的一体化设计服务。我们拥有一支专业的设计团队,以创新思维与精湛技艺,打造独具特色。
河源市紫金县九和镇民宿温泉酒店总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背景与设计目标
项目位于河源市紫金县九和镇,依托当地丰富的温泉资源与山林地貌,旨在打造集休闲、度假、养生为一体的民宿温泉酒店。园林景观设计旨在强化场地的自然生态优势,融合地域文化特色,为游客提供舒适宜人、充满野趣与文化韵味的度假环境,提升酒店的整体品质与吸引力。
二、设计理念
(一)自然共生
尊重场地的原始地形与植被,最大程度保留和利用现有自然元素,让园林景观与周边山林无缝衔接,形成 “建筑隐于景中,人在画中游” 的和谐共生关系。
(二)文化传承
深入挖掘紫金县的客家文化、温泉文化内涵,将文化元素融入园林景观的小品、铺装、植物配置等细节中,使游客在体验自然景观的同时,感受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
(三)功能融合
以游客的度假需求为导向,合理规划园林景观的功能分区,将温泉体验、休闲娱乐、康体养生等功能与景观空间有机融合,创造多样化、个性化的景观体验场景。
三、总体布局
(一)入口景观区
入口处设置标志性景墙,采用当地石材与木质材料结合,镌刻酒店名称及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图案或文字,彰显地域文化底蕴。景墙周边布置造型优美的迎客松等植物,搭配精致的花境,营造热情、大气的迎宾氛围。入口两侧设置生态停车场,通过高大的乔木与绿篱进行分隔和遮荫,既满足停车需求,又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民宿庭院景观区
(三)温泉休闲景观区
(四)山林游憩景观区
在酒店周边的山林区域,设置登山步道和观景亭。登山步道采用木质或石质材料铺设,沿途设置指示牌、休息座椅和小型景观节点,如观景台、特色植物科普牌等。步道两侧保留原有山林植被,适当补种一些具有观赏性的野花野草,如野菊花、二月兰等,营造自然原始的山林氛围。山顶的观景亭采用传统的中式四角亭或六角亭造型,游客可在此俯瞰整个酒店及周边的山林美景,享受登高望远的乐趣。
四、植物配置
(一)基调树种
选择樟树、榕树、松树等当地常见且适应性强的高大乔木作为基调树种,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骨架,为整个园林景观提供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
(二)特色植物
(三)植物层次搭配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植物配置模式,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植物景观。高大的乔木作为上层,中层搭配花灌木和小乔木,下层种植地被植物和草坪,营造出疏密有致、错落有序的植物群落景观,同时提高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如调节微气候、保持水土等。
五、景观小品设计
(一)雕塑小品
在园林景观的重要节点设置具有客家文化和温泉文化特色的雕塑小品,如客家民俗生活场景雕塑、温泉神话题材雕塑等,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向游客传递地域文化内涵,增强景观的趣味性和文化底蕴。
(二)灯具小品
采用具有中式风格的庭院灯、草坪灯、地埋灯等灯具,满足夜间照明需求的同时,营造温馨、浪漫的夜间景观氛围。灯具的造型和材质选择与整体园林景观风格相协调,如木质灯柱搭配传统的灯笼造型,体现古朴典雅的气质。
(三)休憩小品
在园林景观的各个功能区合理布置休闲座椅、花架、遮阳伞等休憩小品。座椅的材质选择木质或石材,表面进行防滑处理,保证游客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花架采用木质或铁艺材质,攀爬凌霄花、紫藤等植物,为游客提供遮阳、休憩和观赏的空间。
六、生态设计
(一)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在园林景观中设置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雨水收集池等设施,对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和储存。收集的雨水用于园林灌溉、景观补水等,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同时降低场地的雨水径流,缓解城市排水压力。
(二)生态驳岸设计
对于景观湖和溪流的驳岸,采用自然生态驳岸设计,如采用木桩、石块、植物根系等材料进行加固和防护,替代传统的硬质驳岸。这种设计方式既能保护水岸生态环境,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空间,又能营造自然、美观的水岸景观效果。
(三)环保材料应用
在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优先选用当地的环保材料,如石材、木材、竹材等,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同时,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处理,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园林景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总体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旨在将河源市紫金县九和镇的民宿温泉酒店打造成为一个集自然景观、地域文化、休闲度假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旅游目的地,为游客带来全方位、多层次的美好体验。